鞭笞“大学排行榜”,出问题的确定是排行榜?
作者系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
学术桥执行总编辑 王世新
在中国大地上漫天飞舞的各种排行榜中,关于大学的排行榜终于引起了众怒。
近日,多名学者质疑大学排行过热,已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弊大于利”的消极影响。他们认为,大学排名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助长了非理性办学的不良风气,大学排名评价大有成为办学方向“指挥棒”的风险,影响着中国大学的发展。
我一度认为自己看错了,不同于高考等官方性的考试制度和指导意见,商业机构组织的大学排名无非是熙熙攘攘,皆为名利二字,又没有强行要求,何来“指挥棒”一说。
认真拜读之后才明白,为了赢得更好的位置,不少大学迎合排行榜的核心标准和主要指标,导致急功近利,比如论文,不求成果但求数量,比如规模,不求最优但求最大;比如发展,不求特色但求规模;比如引才,到处挖人破坏平衡;比如教师工作,重视科研忽视教学等,更要命的是,不少政府部门的政绩、拨款和经费的标准也与部分排行榜绑定,客观上加剧了这种无序并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原来如此,感情大学排行榜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绑架”了政府和高校,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他们的心动!
事实上,全球有些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已达40多个,对它们公正性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其间歇性出现某些大学的排名突飞猛进或者大幅下降的“乾坤大挪移”也让我们对其商业性的幕后推手心存疑虑,但并没有影响其受重视的火爆程度,同时也无法苛求他们“公正无私”,将心比心的讲,商业机构费钱费力的做排名讲究的是成本和可操作性,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获得所有的高校数据,因此在不同的指标、不同的加权、不同的数据情况下只能是对高校的某一个或几个维度进行排名,因此正如中国教育在线陈志文总编辑说的那样,目前没有哪个排名是绝对科学、完美、没有争议的。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就如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完全量化的数据去衡量。
结论是非常明确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榜为镜,却只能做参考。借鉴尚可,跟风必戒。
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供给,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这个领域,很大的程度上在于其实实在在的社会需求,比如,高校需要自证发展,考生及家长需要报考维度,政府需要参考高校成长速度和质量以验证和确定经费流向、规模正确与否等。
更大的问题在于,被各种排名牵着鼻子走固然是盲人摸象,但如果没有客观的,导向性的,数据共通的“尺子”,又如何来衡量中国各所大学的发展情况呢,如何衡量我们与世界一流名校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呢?如果连怎么叫好,怎么叫快的标准都无法确定,那么在“双一流”导向下加入动态调整的竞争机制以期促进高校快速进步,岂非就会陷入某种不可知论?
这样看来,部分政府部门和高校的盲从,各类高校排名的虚火,恰恰由于科学的教育评价指标和具有导向性的第三方评价体系的缺位造成的,像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这样官方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过于稀缺了。
良币缺位,劣币自然肆虐,甚至占山为王。
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也为重构高校评价体系和“双一流”评价标准指明了方向。
既然不能消除不科学的排名,那么相对科学,具备正确导向的标准体系就应主动“亮剑”,教育有关部门、高校和第三方机构需要携起手来,根据国家的需求,共同参与到逐渐完善指标体系和分类评价的过程中,努力建立一到几个具有公信力的评价体系或者排名,不科学的排名自然会退潮或者看齐,这样才能够一通百通,解决目前高校被各类商业性的大学排行榜“绑架”和错位的问题。
再进一步,从大学排行榜这个议题可以跳转到另一个议题上,那就是尝试建立客观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这不但是国外的先进经验,也是未来中国教育多元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双一流”为例,根据三部委的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评选将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会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
这就是非常明确的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客观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可以简单的在我们目前的土壤中自发出现,它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标准层面的引导,比如国家需求、比如分类评价、比如大部分排名都是以学术论文为主要指标之一,而大学培养人才这块涉及较少,导致不少高校急功近利的突击论文以及科研与教学的比例失调,那么就需要加大官方或者在官方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指标设计,使其可匹配可量化,其导向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这比我们只是急吼吼的讲具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效果上会好得多。